提到“瘦马”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匹瘦弱的小马,尤其是在我们语文课本中熟悉的元代诗作《天净沙·秋思》里,那句“古道西风瘦马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整首诗所展现的景象优美而悲凉尚牛在线,仿佛能够让人身临其境,感受到秋风中的孤独与苍凉。
然而,古代扬州的“瘦马”并非指动物,而是一种特定的隐晦用语,指的是被培养出来的年轻女子,而只有富裕的上层人士才能享受这种服务。这种风靡一时的行为始于明清时期,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,逐渐演变成一种令人心酸且极为残酷的现象。
扬州,自古便是一个经济繁荣且风景如画的地方,素有“世界运河之都”的美誉。在明清时期,扬州依托大运河成为了商贸重镇,大量商人通过这里运输货物,推动了这座城市的商业繁荣。人流如织,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需求,其中便包括了青楼这一特殊行业。
展开剩余77%商人在扬州停留时,由于家中妻儿都在老家,他们往往会光顾当地的烟花场所。正是由于这种需求,青楼的生意越发火爆。然而,部分商人对青楼女子的态度却较为排斥,认为她们身心早已被众多客人染指尚牛在线,于是他们渴望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女子——只为自己服务,且不与他人共享。
为了满足这些富商的特殊需求,一些老鸨便开始培养所谓的“瘦马”。这些“瘦马”可能是被拐卖来的贫困女子,或者是家境贫困的孩子,被父母卖到青楼。经过老鸨的培训,这些女孩学习歌舞、琴棋书画等才艺。由于这些女子多来自贫苦家庭,营养不良、日常吃不饱饭,身材自然显得瘦弱,因此她们被戏称为“瘦马”。
“瘦马”这一称呼不仅仅意味着她们的瘦弱身形,还带有一种贬义,暗示这些女子没有尊严,完全处于被人支配的地位,仿佛一匹任人摆布的马。如果她们不听话,便会遭受严酷的惩罚。为了保持她们的瘦弱体型,老鸨故意让她们饥饿,并进行高强度的训练。无论是弹琴、歌舞还是端茶送水,都要求完美无缺,稍有不慎便会遭到惩罚。
这些女子在长时间的训练和饥饿中,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即便她们感到疲惫不堪,也不能松懈,因为如果表现不好,不仅会遭遇体罚尚牛在线,甚至会被关进柴房,或者更严重的惩罚。而对于那些极其不听话的女孩,老鸨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手段——直接将她们打死,然后将尸体丢弃在城外,让野兽吞噬。
因此,这些年轻女孩为了生存,只能拼命训练,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取悦技巧,期望有朝一日能被一位富商或大官看中,替她们赎身,将她们娶回家做小妾。即便作为小妾,她们的命运也并不美好。小妾在主家的地位低微,不仅要忍受正室的压制,还可能在任何时候被卖掉或抛弃。即使受到宠爱,最终她们也只能处于被控制的地位,根本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尊严和幸福。
扬州的“瘦马”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声名远扬。这个地方不仅因水土肥沃,美女众多而闻名,还因为历史上曾是盐商的重要集聚地。由于明清时期的盐业由政府垄断,扬州成为了盐商们的交易中心,许多商人便专程来此,既满足自己的商业需求,也顺便寻求“瘦马”。当时,富商们在心情愉悦时,往往会一掷千金,这让“瘦马”行业愈加兴盛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商人也开始在扬州开设青楼,培养这些女子,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。
不过,并非所有“瘦马”都能成功通过培训。有些女子因为身材、气质等原因无法满足需求,便会被转手卖到普通的青楼,成为接客的普通女子。无论她们的姿色如何,是否具备技能,都会有顾客光临,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。而那些最受青睐的“瘦马”,则会被老鸨精心培养,不轻易出售。她们不仅容貌出众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气质优雅,宛如大家闺秀。这些女子常常成为文人雅士和商人最喜爱的对象,作为社交场合的点缀。
然而,即便这些“瘦马”的命运看似较好,最终她们依然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。她们过上了几年的相对优越的生活,但一旦失宠,便会面临被遗弃的下场。许多女子最终要么被贱卖至低级的青楼,要么沦为仆人或婢女,永远无法逃脱那个令人窒息的世界。
在全国范围内,瘦马这一行业的存在并不鲜见,但扬州却因其独特的历史和商业环境而成为了这一现象的中心。明清时期,扬州的盐业地位尤为突出,吸引了大量商人和官员的聚集。在需求推动下,扬州的“瘦马”产业便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,成为了这一地区历史文化中难以忘怀的一部分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